文化繁榮興盛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重要部署,強調必須“加快發展文化產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勇擔新的文化使命,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和文化產業,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
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要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在各種文化交匯融合中進一步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
——2023年12月1日,習近平在聽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2018年8月,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要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
——2020年9月,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
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特點規律和資源要素條件,促進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護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綠水、藍天凈土,把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轉化為旅游業的持久魅力。
——2024年3月21日,習近平在聽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