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文化強國,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事關中華民族復興大業,事關提升國際競爭力。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各級黨組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和時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和運用中華文化特征、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國家形象的表達體系,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中華文化認同。
——2023年10月27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始終堅持文化建設著眼于人、落腳于人。文化強國之“強”最終要體現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文化修養上。
——2024年10月28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要努力提高文化原創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通過以文化人更好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充分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改革創新、振興發展的激情和斗志。
——2025年1月,習近平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的講話
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進文化數字化,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經濟發展增動能增效益、為旅游休閑增內涵增魅力、為城鄉社會增正氣增活力。
——2024年5月,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的講話
要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2025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更加主動地宣介中國主張、傳播中華文化、展示中國形象
要培養造就一批善于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人才,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不斷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和國際輿論引導力。
——2021年9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2年12月,習近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家文化影響力競爭也日趨激烈。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們必須更加主動地宣介中國主張、傳播中華文化、展示中國形象。要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加大外宣工作統籌協調力度,創新開展網絡外宣,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
——2024年10月28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